首页 > 婚姻爱情 > 保定心理咨询:剖析家暴者心理与应对策略
保定心理咨询:剖析家暴者心理与应对策略
2025/9/4 10:12:02
分享:

家庭暴力并非简单 “家庭矛盾”,据全国妇联统计,我国 24.7% 已婚女性曾遭配偶身体或精神暴力,其背后是施暴者扭曲的心理机制。

赵女士35岁,是一位受过良好教育的职业女性。她的丈夫霍先生是某公司的中层经理,在外人眼中事业有成、彬彬有礼。他们的婚姻初期非常甜蜜,但婚后第二年,情况开始变化。霍先生因工作压力大,开始对赵女士吹毛求疵。抱怨饭菜不合口味、指责她不顾家、无端怀疑她与同事关系过密。赵女士变得小心翼翼,尽力讨好丈夫,避免“引爆”他的情绪。

一次,赵女士因加班晚归一小时,未能及时接听霍先生的电话。霍先生勃然大怒,对她进行了长达数小时的辱骂,并摔碎了她的手机。这是第一次肢体上的恐吓和财物损坏。

第二天,霍先生痛哭流涕地道歉,声称是因为太爱她、太害怕失去她才失控。他买了新手机,并带赵女士去高级餐厅吃饭,发誓绝不再犯。赵女士心软了,相信了这是他压力下的偶然行为。然而,这个“紧张-爆发-和解”的循环在接下来的几年里不断重复,且程度逐渐升级。辱骂变成了推搡,推搡变成了扇耳光,最后是拳打脚踢。每次施暴后,霍先生的和解手段也越来越“丰厚”,从送礼物到下跪,甚至以自杀相威胁,求赵女士不要离开。

霍先生属于典型的控制欲扭曲型家暴者,这类施暴者自我价值感缺失,需通过控制家庭成员获取心理补偿。他因工作压力对赵女士吹毛求疵、无端怀疑其与同事关系,本质是想强化家庭 “掌控者” 地位,掩饰自身价值感下降;当赵女士出现 “不顺从” 迹象(如晚归未接电话),便用暴力重建 “权威”,将伴侣视为附属品,一旦控制权受挑战,暴力就会升级。

同时,霍先生还存在家暴者常见的心理特征:一是归因偏差,每次施暴后以 “工作压力大”“太爱你怕失去你” 推卸责任,拒绝承认自身错误;二是虚假忏悔,道歉时发誓 “绝不再犯”,实则是害怕赵女士离开,而非真正认识到暴力危害,属于 “虚假配合”,为下一次暴力循环埋下隐患。

剖析家暴者心理与应对策略

保定心理咨询尚亦菲老师:针对霍先生的心理干预路径,通过 “角色扮演” 让霍先生模拟 “赵女士检查自己手机、限制外出” 的场景,记录愤怒、压抑情绪,引导他共情赵女士被控制时的感受;同时帮他发掘除 “家庭掌控者” 外的价值,如职场专业能力、培养兴趣爱好,让他意识到 “价值无需通过控制妻子证明”。

家庭系统治疗:在霍先生具备一定共情能力、赵女士愿意参与的前提下,让赵女士表达恐惧感受,霍先生学习 “非防御性倾听”,共同制定 “不使用侮辱性语言”“分歧时暂停 10 分钟” 的互动规则,重新分配家庭责任,修复家庭互动模式。

对受害者赵女士进行非批判性支持:避免质问 “你为什么不离开”,改用 “这不是你的错”“我支持你” 给予信任,减轻她的自责。提供实际帮助:为她提供临时住所、陪同报警或整理家暴证据,帮她迈出摆脱家暴的第一步。尊重她的节奏:理解离开家暴是过程而非瞬间决定,陪伴她梳理想法,不催促、不替她做决定,让她在安全氛围中自主选择。

 


保定心理咨询 微信咨询
保定心理咨询
保定心理咨询 QQ咨询
保定心理咨询 联系我们

TEL:

18631261066

保定心理咨询 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