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论语》有载“君子求诸己,小人求诸人。”于是乎有人就以“万事不求人”为处事宗旨,结果大家都对他敬而远之,当事人也有一种高处不胜寒的感叹。为什么本着宁肯帮助别人,也不打扰别人,宁肯自己努力,也不求助他人,最终人际关系并不和谐,反而有一种被孤立的感觉?殊不知,好的关系是麻烦出来的。
麻烦别人,是一种勇气。
一次带儿子去旅行,为了培养孩子的独立性,鼓励孩子自己去玩,我们只是在外面等候。并告诉孩子,当你自己力所不及的时候要学会求助他人。孩子开心的接受了,在玩双划的项目时,因为只有他自己,无法完成,于是他主动的求助游人。几次被拒绝后,终于找到了一个同伴,从一次主动求助和施助,成为一直以来相互支持和帮助的好朋友,从陌生到熟悉,从路人到知己,源于鼓起勇气的那次求助。当你敢于去求助他人,当你能够去麻烦别人,他人也可以感受到你内心的力量,麻烦别人,不是示弱,而是示强。麻烦别人,缘于内心的力量。
麻烦别人,是一种互酬。
小王在单位人缘极好,他的处事要诀就是没事的时候帮帮别人的忙,能搭手时搭一手;有事的时候叫别人帮帮忙,要帮助时吆一声。心理学研究指出,人们之间的行为具有某种互酬性。这里的“酬”,不仅包括物质方面的内容,而且也包括非物质方面的内容,包括情绪、情感等心理方面的内容。人与人相处中,彼此的互酬水平越高,关系越是稳定、密切。主动寻求别人帮助,同时主动帮助别人,这种一求一施之间,使人与人之间的能量传递和流动。只有流动,才会打破僵局,盘活关系。
有些人之所以处不好关系,互酬性低恐怕也是一个重要原因。这种低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:其一,施求失衡,或者只施不求,或者只求不施。只施不求的人,对自己的无助,采取万事不求人的态度,拒人千里之外,无形中拉大了彼此的心理距离。只施助不求助,单方获利总是会让人感觉欠了你点什么,这种内疚感,会影响关系的可持续发展。只求不施,自私自利,自我中心,只想自己,不想别人,同样也会破坏建立关系。其二,用“等价交换”的商品买卖来看待同学间的相互关心与帮助,使人感到你“太精”、“太实惠”。别人从你这里既然得不到感情上的温暖与愉快,与你关系疏远当然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了。互酬性,是一种义务与权利的对等,是一种求与助的平衡,是一种舍与得的交融。礼尚往来,才可长久!
麻烦别人,要学会感恩。
感恩,也是一种修行。如果真正地知道感恩,也是内心的一种境界。麻烦别人,知恩图报,知恩报恩,将报恩的心行,用于一切人、事、物。用感恩和报恩的善心、善念、善行对于一切人、一切事、一切物,感恩一切人给予的自己的帮助,感恩环境提供我们一切条件而保护环境。所以,麻烦了别人,要学会感恩他人,这就是在他的身上播种恩田,长期坚持就会收获满满。
麻烦别人,要适当适度。
自己能做的事情,就不要向别人求了。自己能买的东西,就不要向别人借了。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,就不要麻烦别人了。求助的资源也是有限资源,要节约使用。不随便麻烦朋友,也是一种修养。一些人以为,这么点小事,我麻烦你怎么了?真是斤斤计较!但是你看到别人计较,是不是自己比别人更贪便宜?!朋友不是有求必应的跟屁虫,不要拿着鸡毛蒜皮的小事指使朋友。那是对朋友的不尊重!
美剧里有一句经典名言是:面对现实吧,我们要靠自己。其实有很多人,将麻烦别人作为滥情的资本,把无休止的琐碎麻烦推给他人,说好听一点是求助,不好听一点就是为了自己不努力找借口。别因为有人帮你,你就失去了自己生活的能力与做人的品质。那些你总是轻易麻烦的人,总有一天会成为离你而去的背影。
世事通明皆学问,人情练达即文章。待人处事是一门学问,不能不讲,不可不学。